首页 >> 教育教学 >> 科研成果 >> 详细内容
教育教学
 
科研成果 >> 正文
构建教研体系,建设品牌学科
日期:2021-03-24 08:13:04  发布人:admin  浏览量:3026

——2020-2021学年下学期教学与科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发展“高品质美好教育”为指引,立足新一轮教学改革和高考内容变革,深入落实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从“六向六要”着手:向科研教改要质量,向常规管理要质量,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向学生主体能动性发挥要质量,向招考制度改革要质量,向生源结构改善要质量;落实“研课标、强备课、重设计、精课堂”思路,围绕“深度学习”“精准评价”主题深入探索“研-教-学-评一体化”工作策略,构建和完善教研工作体系,逐步建设品牌学科。

二、工作目标

本学期起,教学与科研工作将围绕2020年度三年规划督导评估专家反馈意见确立4个方面的工作方向。

(一)课程建设。加强课程建设,完善“读天下课程体系”,系统推进各层次课程建设,落实国家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推进课程建设有形成果系统化。

(二)学科建设。深入推进学科建设工作,各学科完善学科建设方案,厘清学科建设目标,确立学科品牌方向,全力推进学科品牌建设。

(三)教研建设。以项目实施为依托,围绕“四定四统一”构建本学科完善的教研工作体系,加强集体备课,系统研究三三四多元教学模式架构下各学科各种课型的个性化教学设计模型,落实“研-教-学-评”一体化工作策略,逐步建立深度学习教学标准。

(四)评价建设。以项目实施为依托,基于教学评一体化平台和会课系统,开展情境化命题研究,建设精选精炼校本题库,开展课时作业和周测设计,加强高考命题研究,在“读天下课程体系”框架内,构建“行天下评价体系”,逐步建立教学评价标准。

三、工作措施

(一)课程建设

1.完善课程体系,推进整体课程建设

不断加强课程建设,重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策略,完善“读天下课程体系”设置,以国家课程为核心,以研学旅行课程、美育课程、创科课程、文体课程为翼;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学科课程与德育课程双体同步发展,把大自然、人类社会都作为阅读学习的对象,形成“一核四翼双体”立体化的完整体系。建设“读天下,无书不读;读学科,门门精通;读人生,无不成功”的校园阅读文化。把学校建设成一个美丽的书香校园,一个读书的地方,一个读天下的地方,一个个性成长、健康发展的地方。

2.开足国家课程,建设特色品牌课程

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各科各类课程,严守国家课程核心并不断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同时通过全学科阅读、学科故事大会、学科语言体系研究等策略深入构建“全学科阅读课程体系”;通过引导多学科参与,协同开发省内外、国内外资源等策略深入构建“研学旅行课程体系”;通过体育学科选项教学培养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推进“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模式,做好校园足球、攀岩、科技特色项目建设,助推“一校一特色,一特一品牌,一品一组织” 即“一校一品”工作,深入构建“选项体育课程体系”;通过精品课程开发、美育写生、研学与游学相结合等多种渠道深入构建“大美育课程体系”;通过“一面,三点,全开放”策略全面推进课程实施,深入构建“创客课程体系”;探索劳动课程建设。

3.提升技术修养,推进技术课程融合

不断深化“互联网+”思维,树立信息化2.0意识,建立一支“教育大数据”应用开发队伍,积极开展和院校、科研院所及专业机构的合作,力争尽快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教育数据处理技术方面形成突破,重点从“教育教学互动软件开发”、微课制作、慕课制作、班级教学数据库建设等方面收获成果,并形成稳定的运作、开发、服务模式。进一步促进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逐步实现课堂教学信息化,智慧化;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组织开展学科微课制作大赛、博客大赛等,强化信息技术应用,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提高“班班通”、“东师学科信息资源库”的利用率。为“深度学习,精准评价”提供技术保障。

(二)学科建设

1.全面推进学科建设,确立学科品牌方向

各教研组要把学科建设工作放在第一位。要明确教研组是全面落实本学科课程标准、引领本学科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学研究组织。各学科组应结合本学科实际制订建设方案,厘清学科建设目标,确立学科品牌方向,全力推进学科品牌建设。明确教研组在学校发展和课程建设中的作用与责任;发挥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引领作用,培育“专业引领,共同成长”的教研文化,形成本学科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的特色。

2.深入开展学术讲堂,加强学术氛围营造

各教研组应不断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每个教研组每月要进行至少一次的学术讲堂,实现教研组学术讲堂常态化;狠抓教学常规,落实教研组、备课组主体责任,提高模块与学段学科教研的实效性。定期抽查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及其实践情况。充分发挥发挥名师、骨干教师引领作用,做好语文、地理、化学、体育、美育、心理健康等学科课程研究基地建设,完善运行机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3.凝练教学成果,发挥典型示范

各学科组要重视本学科优秀教学成果的提炼预生成,推出若干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教研组、备课组、个人教学成果,形成学科有形成果,为教研组、备课组出版集体和个人著作。做到每个学科都有学术带头人,每个学科都有专业引路人,每个学科都有成长共同体,最终实现一个学科就是一个品牌。

(三)教研建设

1.构建学科教研体系,规范教研工作流程

学校集体备课的基本框架是“四问四统一,四定四步走”。“四问”即:高考改革要求我们怎么做、我们自己想要做什么、目前的条件下我们能做成什么、集体教研和集体备课成果如何呈现。“四统一”即:统一目标,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评价。“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试课人(说课,或者无生上课)。“四步走”即:个人初备,个人详备,备课组内试课(未经“试课”的教学方案不应该出现在课堂上),个性化课堂呈现。各学科在该框架内自主设计建设本学科教研工作体系,确立学科大教研和备课组教研的基本目标、任务、人员分工和具体的教研流程、步骤,逐步规范教研工作。各备课组在下一周上课之前上报集体备课的课件(方案)和下周课程计划。

 

2.强化集体备课,催生学科个性教学范式和深度学习教学标准

各学科要系统研究三三四多元教学模式架构下各学科各种课型的个性化教学设计模型,落实“研-教-学-评”一体化工作策略,逐步催生学科个性教学范式和深度学习教学标准。在三三四多元教学模式框架下,每位任课教师根据自己梳理的不同课型的课堂流程,优化教学案设计,形成个人教学风格,实施体现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全面推进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深度应用,逐步实现由依赖教辅资料和高强度重复作业的低阶思维训练方式向培养高阶思维的深度学习方式转变。

3.加强课题研究,催生学科有形成果

坚持并完善“研究立足课堂、课题出自课堂、成果服务课堂”的学校教科研模式。围绕深度学习与精准评价总项目开展学科课题研究,如某学科某课型个性化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研究、某学科语言体系梳理与实践应用研究、某学科课时作业设计与实践研究、某学科周测评价设计与实践研究、某学科高考命题与备考实践策略研究、基于课堂评价的学生状态观察与分析研究等。各学科组积极立项,人人参与,做到人人有课题,人人有成果。

(四)评价建设

1.从经验走向数据,构建“行天下评价体系”

各教研组依据学科建设方案,基于数据平台,从经验主义走向数据主义,积极参与精准评价方案设计、自主命题能力提升、教学管理数据可视化、智能数据驱动精准评价与精准教学等相关项目的研究工作,以专家引领和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深入探索“精准评价”设计、实施、反馈等一系列策略。开展情境化命题研究,开展课时作业和周测建设,加强高考命题研究,建设精选精炼校本题库,在“读天下课程体系”框架内,构建“行天下评价体系”,逐步建立教学评价标准。

2.开展课时作业和周测设计,实现基于数据的质量分析

各学科备课组针对本学科课时教学内容设计课时作业和周测试题。课时作业是针对一节课的检测评价,周测是对本周或者近段时间教学情况的检测评价,要有针对性,精选精炼。备课组内老师分工合作,设计不同教学内容不同阶段的周测评价。在集体备课时,谁设计,谁主讲,其他老师提出建议,每一位老师都要紧密结合真实的教学结果,提出真正有效的建议。要明晰哪些内容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内容大部分学生掌握了,还有哪些内容掌握的不好,有针对性地选择试题设计课时作业和周测,充分利用会课系统和一体化平台的便捷功能,对学生开展精准分析、精准定位、精准评价。以求真正发挥巩固已学、弥补未学的作用。各学科协调周测时间,避免学生学习任务过于集中的现象,各学科课时作业要注意量和质的关系,要避免题海战术。

3.实施捆绑考核,不断推进整体创优

以“整体创优,捆绑考核”为评价原则,做好高一高二月考、期中、期末考试评价和高三年级二测、三测、联考评价,做好高考质量分析,充分利用会课平台,改进学生评价工作,坚持数据说话。不断深入落实“研-教-学-评一体化策略”,不断改进评价方式,以高考内容改革为导向,加强与东师理想资源平台和会课平台合作,开展高考前期的调研、模拟试验工作,为高考改革做充分准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常规管理

(一)规范科研管理,向科研教改要质量

坚持“研究立足课堂、课题出自课堂、成果服务课堂”科研工作的基本模式,逐步探索“研-教-学-评一体化”的科研、教研、教学、评价相结合的整体工作思路,设定年度研究项目,出台研究实施方案,将校内项目研究和市级课题立项融合实施,通过校内立项评审的课题直接进入市教科所课题立项评审程序。采用校外专家指导和校内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方式探索校本化的深度学习和精准评价模型设计和实践策略,逐步建立教学与评价标准。

(二)规范检查督导,向常规管理要质量

继续落实教学巡查制度,并记录教务日志、教室日志,教务处值班人员对全校当天教学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并做好教务日志记录,对表现好的班级、教师做及时通报表扬,对出现问题的班级、教师及时反馈校正。作业(评价检测)检查采用定期与不定期,抽查与全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量化分数、等级,纳入个人、教研组量化考核,对出现问题严重的学科、教师要进行谈话,及时纠正不科学的做法。对评教评学的成绩及意见建议统计,定期召开学生、教师座谈会,解决亟需问题,形成良性循环。

(三)规范教研活动,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学科教师都必须按时参加学科教研活动和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教研组长要按要求报每周五下午上报下周的教研活动内容,做到学科教研活动丰富多彩,做好解读课标和学习研讨学科相关教研资料,促进学科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升。各学科应不断探索完善集体备课策略,个人主备与集体试课相结合,分工合作,协同发展,打好团体战。

(四)规范质量分析,向招考改革要质量

引导老师不断关注高考内容变革,加强考试质量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信息收集等方式,做好评教评学及学情调查工作,了解、掌握学生对老师的认可度,对有问题教师及时谈话,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好教学工作指导。借助大数据进行学生自我分析,年级组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提高分析质量,依据教情和学情,及时、合理地评价和调控课堂教学。对各备课组的教学成绩实行捆绑考核。利用“整体创优、捆绑考”的方法,加强高三毕业年级的考核,推动高三师生打好团体战,努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五)规范反思写作,向研教结合要质量

建立学科宣传阵地,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作用,及时将本学科的建设成果、教学成果宣传出去。倡导学科组内阅读文化,人人读书;倡导学科组内写作文化,人人能写。建立教学、科研、阅读、写作四轮驱动的工作体系,做干事的奋斗者,做奔跑的行动者,做幸福的教育者。

 

 

第二部分  本年度重要专项工作

1.开学上交资料

教研组长学科建设方案,备课组长学期课程计划,教师个人新学期设想,教案(35岁以下详案,35岁以上简案,各两周),教师个人期末成绩数据分析(表格)等。这些资料由弓老师负责统计,苟鑫老师负责整理存档档案。

2.常规教督导检查

常规督导检查是教务处整体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早上七点,检查早读,一是看有早读任务的老师是否按时到岗,二是看早读任务布置是否符合具体化要求,三是看各班早读的状态。上午下午,重点督导课堂教学纪律,详细记录调课、请假、到岗情况,同时关注各班上课时学习状态。还有各种体育艺术班训练情况。晚上,三节晚自习,重点是自习课纪律督导,教师到岗情况,各班自习的状态。值班人员当天晚上发送督导简报,一是对当天情况进行简要总结,二是对好的现象进行表扬,三是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意见和建议。

3.品牌学科建设

今年这半学期吹风,营造氛围,暑假后下学期开始评选。

4.早读任务体化

继续开展早读任务具体化工作,班主任协调任课老师对每天的早读时间紧行分配,之后是由任课教师确定每一次的早读任务,早读任务要具体化,具体到所学内容的必备知识点,不能笼统地写在黑板上几页到几页,也不可以直接说第几章第几节,而是要清楚地告诉学生具体的任务,具体的知识点,列出1.2.3。把早读任务规范地写出来或者大屏幕以PPT的形式展示,也可以用投影,要干净整齐美观。教务督导检查要对此项工作重点进行督导和反馈。

5.按计划统一方案教学

继续开展按计划统一方案教学工作,各学科备课组请在每周五上传下一周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课件或者学案)到ftp教务处指定文件夹。常规课堂教学要按计划使用统一的教学方案,建议为课件或者学案,这里提供“1+1”模式,第一个1是教案,第二个1是课件或者学案。也就是说,老师手里有教案,学生看到的是学案或者课件。教务处每周公示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上传情况,作为量化评比的一项重要指标。

6.集体备课

学校集体备课的基本框架是“四问四统一,四定四步走”。“四问”即:高考改革要求我们怎么做、我们自己想要做什么、目前的条件下我们能做成什么、集体教研和集体备课成果如何呈现。“四统一”即:统一目标,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评价。“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试课人(说课,或者无生上课)。“四步走”即:个人初备,个人详备,备课组内试课(未经“试课”的教学方案不应该出现在课堂上),个性化课堂呈现。各学科在该框架内自主设计建设本学科教研工作体系,确立学科大教研和备课组教研的基本目标、任务、人员分工和具体的教研流程、步骤,逐步规范教研工作。教务处督导检查要对此项工作重点督导和反馈。

7.学术讲堂

深入开展学术讲堂,加强学术氛围营造。各学科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学术讲堂活动,由本组名师或者骨干教师开设专题讲座。教务处注意收集每一次的学术讲堂活动资料做好存档。

8.教案检查

继续坚持教案检查工作,开学检查一次,期中考试检查一次,期末考试前检查一次。每次检查完进行反馈,并加盖教务处专用章。

9.作业检查

本学期计划进行两次作业检查,期中考试前检查一次,期末考试前检查一次。每次检查完进行反馈。

10.教室日志

继续坚持教室日志,定期召开各班班长和学习委员会议。

11.课题研究

一开学就要上报市级课题立项材料,请各组教师尽快准备。苟鑫协助收集资料。教研室成果每个学校限报一项,3月1日-4日上报,我们要求3月2日下班前务必直接上报给我,网上需要申报的内容自行完成。市教科所2021年度一般课题和重点课题申报为3月22日,名额重点课题2项,一般课题8项。咱们要求各学科3月19日星期五下班前上传到ftp/gjiaowuchu/苟鑫老师文件夹里面有一个2021年度市级课题的文件夹。

11.宣传工作

加大教学工作的宣传力度,各教研组每月至少写一篇宣传本学科的新闻稿。

12.读书写作

鼓励老师们多读书,多写作,写头条,写博客,拍抖音,做视频。

脱贫攻坚精神是“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是在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锻造形成的。

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核发:admin 点击数:3026收藏本页